地 址:中国 浙江 义乌市 廿三里街道埠头村5号
电 话:86 0574 65183870
q q:6026669
邮 箱:6026669@qq.com
联系人:王英 女士
手 机:13486026669
网 址:http://www.sanyale.com
高变位齿轮副之和吴蕴瑞,字麟若,江苏江阴人。1918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毕业。曾任暨南大学体育教员半年。1919年春,由母校选送上海全国青年协会体育专门学校就读,肄业。同年夏回母校,任体育科人体机动学及器械运动教师。1921年南京高师改称东南大学,以课暇补读大学学分,经3年补满毕业。1924年夏考取江苏省官费留学生,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医科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体育系,得硕士学位。1927年归国,连任中央大学、东北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体育教授。1932年,任第一次全国体育会议体育专家委员和国民体育实施方案起草委员。同年,复被聘为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委员。1933年,任全国运动会等筹备委员。著有《运动学》《体育建筑及设备》《田径运动》和《体育原理》等书。最近有体育改进社之组织,发行《体育季刊》,先生被推为该刊主编,以后将不断努力,希有较大之贡献云。
筹建之初,华东教育部高教处指定吴蕴瑞、刘德超、张汇兰、吴邦伟、金兆均、吴之仁、章钜林7人组成筹建工作组,吴蕴瑞为召集人同年11月8日,华东体育学院正式宣告成立。12月15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决定提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吴蕴瑞为华东体育学院首任校长。随后,在北京、武汉、成都、西安、沈阳相继建成了新中国的6大体育高校。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的首任校长,吴蕴瑞根据办学方针,秉持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一些留洋博士、硕士、体育界知名教授、“拳王”、“杠王”等纷至沓来。创校初期,由吴蕴瑞、张汇兰、吴邦伟、金兆均、章钜林、刘天锡6人组成专家组,研讨制定第一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等。从筹备到开学仅一个月,基本上完成了各项工作,保证如期开学。
1956年2月,华东体育学院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沧桑巨变,红日新生。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来到上海,亲自选定清源环路650号为上海体育学院新校址。从此,那幢仿宫殿式建筑,绿色琉璃瓦顶盖,饱经风霜的旧上海市政府大楼成为上海体育学院的主体办公楼,师生们亲切地唤作“绿瓦大楼”。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吴蕴瑞所在的吴氏家族溯源的历史考证,阐述吴蕴瑞为什么以体育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并在日后求学立说,成为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集大成者。第二章阐述基督教青年会对近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体育专才培养和学校体育教育变革的影响,并间接激发中国民众的“民族自决”,呼吁收回体育主权,建立自己的体育组织,开始自主办赛。第三章阐述近代体育的起源和流派、近代体育在中国本土化的嬗变以及“土洋体育之争”的始末问题,考辩吴蕴瑞在此时期积极参与的体育研究实践和体育观念表达。
第四章从体育思想形成的阶段性角度去解读吴蕴瑞体育观念形成的启蒙期、融合期、成熟期和影响期。同时,结合吴蕴瑞此时期参与的体育活动实践,评述旧中国体育运动开展成效与体育专家美好理想之间的差异。第五章从史实的角度考证吴蕴瑞执教于国立中央大学、东北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时期的真实境遇,阐述吴蕴瑞在国立中央大学被迫西迁陪都和战后东还复原过程中对中国体育文脉保护所付诸的行动。第六章阐述吴蕴瑞以白手起家建校,发展新中国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体育人才,用行动回答百年前提出的“奥运三问”,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奔赴体育强国建设的新征途。
崔莹,笔名:敬岳,女,无党派人士,吉林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大学知识分子联谊会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美国“LOS ANGELES CINEFEST FESTIVAL”电影节在线评委。研究领域为体育思想传播、体育影视文化传播、体育舆情传播、体育旅游传播、体育品牌传播、体育赛事传播、体育城市人文传播、体育媒介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担任吴蕴瑞电影文学剧本《起跑者》编剧,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公司地址:中国 广东 东莞市 东城区上桥社区牌楼街一号 服务电话:86 0769 23073669
Copyright 2017 e世博网 All Rights Reserved